充电竞争进入下半场:车企提速布局超充站 “集装箱”休息室开始出现

2022-09-30 16:53
        超充站现已成为充电行业各路“玩家”,特别是车企的必争之地。

日前,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小鹏汽车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布局全新一代超级充电桩,相较当前市面现有的超充桩充电速度快4倍,比市场主流充电站快12倍。最快5分钟可以充进200公里续航里程的电量,12分钟可以将电池从10%充到80%。

在此之前,特斯拉、蔚来汽车、广汽埃安等均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超充站点。而为了吸引车主前去场站充电,不少站点也在加紧升级站内设施以提升充电体验,如奥迪已在德国为其公共充电站配建贵宾休息室,包含车辆护理、自动售卖机、食品配送等多种服务,未来将推广至全球其他地区。奔驰此前也在大兴机场投建首个充电星驿站,为车主提供小型休息室和代客泊车服务。

“2021年前,不少桩企盲目扩张,出现不少技术落后、缺乏维护的‘僵尸桩’,市场布局也不尽合理。”汽车行业分析师顾志军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当行业红利期过去,部分桩企逐渐退出,充电桩的发展也逐渐从“野蛮生长”向规范方向发展。充电站竞争也从“价格战”,转变为体验和服务的竞争。

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的竞争已经来到下半场。

车企加快超充站建设

影响充电体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充电速度。

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《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统计,99.3%的用户首选快充,尤其是对充电时间高度敏感的营运车辆用户,对快充的需求更高;从充电设施功率看,超87%的用户倾向选择120kW及以上大功率充电桩。庞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着各路“玩家”不断入场。

充电站现“集装箱”休息室

速度之外,配套服务也成为影响新能源车主充电体验的重要一环。

《白皮书》结果显示,在充电网络建设完善性方面,仅54.6%用户持满意态度,而这也是满意度最低的一个单项。用户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“快、慢充”建设比例与用户实际需求不匹配,53.7%用户认为目前充电时常出现“快充桩空闲少、慢充桩无人使用”的情况;50%用户认为部分充电场站周边环境不佳;41.8%用户认为充电场站周边缺乏相应配套设施,如卫生间、休息室等。

对此,超过55%的用户希望充电场站配备卫生/洗浴间、休息室、遮阳/遮雨棚、饮水机等;约40%用户还希望场站内设有满足餐食需求的餐饮店、便利店/超市等。

为满足车主需要,已有部分大型充电站内开始陆续配套“休息驿站”,内设洗手间、微波炉、饮水机、按摩椅等服务设施。“充电不是加油,不是一件短时间体验的服务,我们一直在思考充电期间的服务生态。当前,充电的含义被重新定义,其中存在的商机需要集合生态的力量共同探索。我理想中的充电站应该是以充电为核心,打造起的‘1小时’经济体。”聚合充电平台新电途副总经理郑灵国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。

不过当前这类休息站的投资回报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。据悉,一般充电站休息室的投资成本(含年运营)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,但目前绝大多数充电站仍未能实际盈利。有观点认为,投资休息室更多是为了增加品牌曝光率、提升用户忠诚度。

根据东兴证券、中信证券等测算,充电桩盈亏平衡利用率约为8%~9%,而2021年国内公共充电桩平均日有效利用率仅6%左右,这使得充电运营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阶段,仅头部企业勉强盈利。

(摘自:每日经济新闻)